- 琴棋書畫皆是緣
- 2018/5/9 閱讀次數:[4579]

- 緣分這東西,真是妙不可言,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,無緣對面不相逢,自古以來,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佳話可謂是數不勝數, 我們來看一看,因琴棋書畫而結緣的才子和佳人,又有什么樣的奇遇呢?
琴之緣
漢武帝時期,有一位年輕人,他才華橫溢,出口成章,寫得一手好賦,人稱“賦圣”,他琴棋書畫無所不通無所不會,他風流倜儻玉樹臨風,他 是大家都是熟悉的司馬相如。雖說司馬相如才華很高,可剛開始的時候,并不被漢武帝所知曉,一直混跡于梁王府,后來梁王倒臺,司馬相如也 跟著倒霉,無依無靠,順便 回到了蜀地。在蜀地有一個縣令叫王吉,可以說既是相如的好友也是他的粉絲,相如沒有好的去處 待在了王吉的府上?上嗳绲拿麣庠谀抢,猶如一顆明珠在夜光中閃閃發亮,很快,當地的豪門卓王孫 邀請相如到府中一坐,而相如也早 暗中得知卓王孫有一個新寡的女兒叫卓文君,貌美如花,才藝雙絕,聽聞卓王孫邀請,自是喜不勝喜。在宴會之上,相如精心打扮,輕挑綠綺,撫 《鳳求凰》,在琴曲中向文君表達愛意,而文君早已經聽聞司馬相如的名聲,在暗中觀察,被其風流倜儻的才貌所折服,聽到這琴曲中的愛意,心下歡喜無限,于當夜私自和相如一起逃出家門,共結連理,成 一段佳話。
棋之緣
宋朝時候,蔡州有一個村童,名為周國能,他自幼精通黑白子,與人對弈,無人能敵,及至長成,遇著二道人對弈,從旁觀之,更是悟出棋道真理。從此扮作一個小道人,游跡天下,名聲漸顯,到了京都汴梁之后,所遇之人,皆不能敵,料想大宋之內,無人出其右,便覺無趣,遂北上到了遼國。那時節宋遼和平,人來人往,并不禁止。到了上京之后,稍稍打聽,得知遼國 國手竟是一女子,名為妙觀,在遼國無有對手,開個棋館,收徒傳授棋藝。這個妙觀不光棋藝高超,而且生的是如花似玉,周國能一見著便魂也丟魄也散,于是決定挑戰,若勝,則妙觀答應嫁給自己,若敗,則遠出遼國, 再來。兩人一個是中原 ,一個遼國稱雄,一場針尖對麥芒的較量 此展開,過程不再贅述, 終以周國能勝出而告終,雖然中間有妙觀的反悔等小插曲,不過結局仍然是皆大歡喜,周國能抱得美人歸,這是對弈贏得的一段婚姻,一時傳為佳話。
書之緣
明朝時候,山東巨野縣有個秾芳亭,年久失修,亭上匾額已經毀壞,適逢年成風調雨順,鄉人重修秾芳亭,亭已修好,只缺一塊題字的匾額,傳聞此亭以前的匾額是顏真卿的題字,所以,鄉人不敢馬虎,決定去找當地 有名的書手,一個叫王維翰的秀才,這個人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后人,書法也是了得。那天,亭子修好的時候,萬事俱備,只等王維翰來題字,可左等右等他 是不來,眾人很是著急,這時,有一位女子,名叫謝天香,也是名門之后,忍不住, 準備一展身手,眾人也是等得不耐煩, 讓這個謝天香試一試,行的話也好,不行的話,等王維翰來再寫一副 是了。于是謝天香開始寫起,剛寫到“秾芳”二字,這個王維翰 來了,看著謝天香寫下的兩個字,王維翰贊不絕口,夸到此字筆勢非凡,有顏筋柳骨之風范,自己便不肯題字。謝天香見正主到了,也不肯再寫了,于是眾人央求,王維翰不得已續寫了一個“亭”字,這三個字雖說是兩人所寫,可 如一手寫成一般,毫無二樣。眾人皆喜,坐下飲酒作樂,這王、謝二人更是眉目傳情,相互捧贊,談天論地,研討書法,漸生情愫,結為夫婦,這個因書法而結緣的佳人,也被世人所傳頌。
畫之緣
宋末元初,一代書畫大家趙孟頫,他是宋朝的宗室,地位顯著,自幼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,書畫成 極高,可時代非常糟糕,他少年時蒙古滅南宋,不得不閑居在家,剛好他信奉佛教,拜高僧名中峰明本禪師為師,明本禪師有一個徒弟,是一位女子,大家閨秀,叫管道升,字仲姬。這個仲姬非同一般,翰墨詞章,不學而能,字畫方面也是一位 的行家,兩人一見面,便惺惺相惜,互生愛慕,于天圣禪寺協作畫 壁畫,一邊山水,一邊竹石,相得益彰,而后更是你儂我儂,喜結連理。他們的故事被世人廣為傳頌,至今還留下了一首《我儂詞》:你儂我儂,忒煞情多。情多處,熱如火。把一塊泥,捻一個你,塑一個我。將咱兩個一齊打破,用水調和。再捻一個你,再塑一個我。我泥中有你,你泥中有我。我與你生同一個衾,死同一個槨。 是仲姬寫給丈夫趙孟頫的,兩人感情一直很和諧,至死不渝,是夫婦的典范。
琴挑文君,棋勝妙觀,書連王謝,畫接仲姬。自古佳人配才子,天緣巧合連理枝。月下老人若有意,琴棋書畫皆是緣。
-
上一張:豎笛、口風琴、口琴的詳細吹奏說明及演奏法
下一張:薩克斯常見故障處理方法
国产精品另类激情久久久免费